存錢很難?上班族省錢8招輕鬆儲蓄!
即使自己是上班族,還是很關切其他上班族的生活。以我來說,其實差異不大,因為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,大學也在桃園,幾乎周周回家,實在沒有甚麼離鄉背井的感受。比起住家裡,獨自在外打拼更為辛苦,於是整理出以下方式,希望幫助大家,從小細節默默省下更多錢!
1. 能自己煮就不要外食
有段時間很喜歡看國外Youtuber的Daily Routine系列主題,他們很喜歡自己弄飯來吃,有時候是一大盤沙拉或幾片鬆餅,準備好便拿到沙發上一邊配影片,看起來特別愜意!自己煮除了能確保食材新鮮,也能省錢。很多食物其實成本很低,選擇外食便是在幫店長付租金和人力成本。自己做過義大利麵後,再比較外面動輒一兩百的義大利麵,便發現實際成本遠低於價格。
還有早午餐,三明治的成本很低,薯條也很便宜,但擺成一盤就不一樣了,而且自己做的早午餐,還可以省略生菜,多放一點薯條雞塊很讚!
2. 咖啡自己泡(沖)也很好
說到咖啡,某時刻開始有種「手拿一杯咖啡很潮很有質感」的印象,加上便利商店隨處可買咖啡,一杯50元不覺得怎樣,一個月買十次,500元就掰掰了,若每天都要來一杯又更燒錢了。如果真的特別想喝咖啡,不是特別挑剔或講究的話,可以選擇一款好喝的即溶咖啡。我也愛咖啡,可以不吃早餐,但就是要喝咖啡,只是我都喝即溶咖啡,便宜很多但就是比較不精緻啦。公司若有咖啡機,雖然是黑咖啡但不喝白不喝,一天都坐那麼久了,再看看小腹和大腿,是不是覺得無糖咖啡也不錯呢?
3. 學校、市場、自助餐 = 外食族好選擇
自己煮當然是比較好,但外宿如果空間小、沒廚房,上班又要加班的話,每天都煮飯有點難。學生多的地方通常比較便宜,校區或是補習班聚集的場所都算。以台北來說,補習班群聚便有滿滿的學生,M8出口出來往墊腳石方向直直走再左轉,那裡有非常多好吃的小吃,拉麵、壽司捲、便當、丼飯、滷味、炒麵、水煎包、甜不辣等等應有盡有!在我高中時就聽過ㄆㄨㄣ街的說法,說是那裡不乾淨,但管他的,誰知道餐廳的廚房是不是就很乾淨呢?反正ㄆㄨㄣ街好吃又便宜就好。
另外,如果有去市場買菜的習慣,下雨天一定要去掃貨,因為老闆沒客人就會便宜賣。買自助餐,可以觀察一下家裡周邊的自助餐都幾點打烊,選在打烊前買飯,老闆想要收攤可能會多夾一些給你。
4. 是想要,還是需要?
成為上班族後,手上可以自由運用的資金變多,若沒養成存款習慣,很容易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,但未必是真正需要的。我喜歡衣服,漂亮的剪裁和質料,就像一件藝術品,一看到就想立刻擁有。但隨意購入的結果,就是有些衣服穿沒幾次就不穿了。避免衝動購物,我給自己設了一個購衣基金,達到目標後(運動30mins...),就在購衣基金上加額度,默默累積到一定程度的金額後,才有coda可以買衣服,由於這件衣服是自己默默耕耘才得以換得的,得來不易,也會更加珍惜,並且謹慎購物,只買那件最喜歡的。
5. 搭配一周制服,上班日更輕鬆
進入職場後,有天前輩跟我聊天,講到社會新鮮人的穿著,他說「有些剛畢業的年輕人,來上班還穿帽T,我實在看不下去。上班族就要有上班族的樣子!」當然,還是要看公司文化,有的公司對於穿著沒有要求,但「穿得像個上班族」,可以增加專業的形象,也能在潛意識裡發揮作用。上班族可能需要買正式服裝,有個方式可以更省時間,並且解決穿著煩惱:假如上班只穿藍、白、黑,那購衣時只要鎖定這三種顏色,只買幾件百搭款,上班日便用那幾件交替穿。
畢竟,工作不是走秀台,不需要穿得太花俏,簡潔俐落即可。
6. 用電習慣
夏天冷氣開28度搭配電扇,隨時注意關燈,拔掉不必要的插頭,不知不覺也可以省下一筆錢呦!
7. 好的交通方式
若有經常要去的地方(辦公室、健身房),比較各種交通工具需要花的時間和金錢,或是搭配不同交通工具,之後便用CP值最高的交通方式。尤其現在有大台北交通定期票,善用這項資源也可以節省很多交通費!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用google map的習慣,只要輸入地點,就可以讓google map幫你規劃路線,我以前不大會搭公車,現在使用google map後效率提高很多。
8. 聚餐不用每次都到
不像學生時期,很容易就可以見到朋友,出社會後若要見面,就要特別約出來。從國小到大學,各種場合認識的朋友,如果要維持友情,每次吃飯、唱歌或出遊,累積下來的花費也不少。盡量讓每次到場的人數變多,就不用一個一個私下約,或是兩三個月再更新一次近況就好。另一個思考方式是確認好自己的行程,認清輕重緩急後再決定要不要出席,例如有些局對我來說就是去玩耍放鬆的,那我就不會選在生活很忙碌的情況下赴約,如果自己時間緊的時候,我反而會選擇單獨跟朋友深聊,然後拒絕比較玩樂性質的約。
沒有錢也可以活得瀟灑,但有錢能體驗的東西更多 :)
原文網址:https://charlotte1009.pixnet.net/blog/post/222635664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