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如何創造商業不動產的價值—旅館篇
在學會如何創造商業不動產的價值之前,要先了解什麼是商業不動產,所謂的商業不動產,就是因應商業模式所設計出來的不動產,不同的商業模式、就會有不同型式的建物設計,以旅館民宿來說,從客群的住宿動機來分類,可大致可分為休息、商務、散客、團客、渡假,對於地點、人員、設施配置與設備的要求也會不一樣,那我們要如何創造旅館民宿的價值呢?
早期旅遊是有錢的中產階級才能做的活動,交通的時間長,花費高,旅館就是以顧客的家裡應該長什麼樣子或有什麼而設計的,它是旅客在外的一個家,旅館在發展上一直是對應著消費者的生活型態以及需求,以生活型態來做分級,就是我們常說的幾星旅館,一星到五星,愈往上設施就愈齊全,幾乎可以住在裡面不出門。
一星可能就只有一個乾淨的房間讓你居住,沒餐、沒設施、沒服務,就像是個每天計費的套房,因此,生活機能愈強的地方,就可以做愈低星等的旅館,甚至膠囊旅館也有人住;生活機能愈差(非洲大草原)就愈適合做五星級旅館,簡單來說,旅館沒有的,就去外面補,外面沒得補,就得自己做。
以需求來說,可大致分為休息、商務、散客、團客、渡假,後三項比較容易理解,跟地點的相關性高,有美景就有條件做渡假旅館,房間多、商務需求弱,就適合做團客,旅館有特色、生活機能好、房間少,就適合做散客,商務旅館除了生活機能好、交通方便之外,可供上班出差的設施及服務也不可或缺,可供會議或面談的咖啡廳或會議室,網路、傳真、事務機、衣服洗燙...對出差而言都是很重要的。
一般大眾比較不熟悉、比較抽象的,就是休息類別。休息是個比較含蓄的說法,在國外叫做時鐘酒店或是love hotel,隨著地區的不同,會有它特化的模式跟型態,比如說在台灣,汽車旅館(motel)就是做為休息而特化的旅館產品。
在歐美,所謂的motel大都是洲際公路上因為太偏僻了,開車開到一個程度一定要休息,加個油、喝個咖啡,休息或過夜的地方,以古時候來說就像是驛站,是個比較將就的住宿旅館,但在台灣可就不是這樣,汽車旅館舒適花俏的多,且國外車子都是停在戶外停車場,台灣都是直接停在房間裡,為的也是消費的隱密性,但也不光是汽車旅館,許多的商務旅館、旅社也都會有休息的服務,休息一次大多是三、四個小時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服務呢?
除了商業上的需求之外,很多情侶或夫妻家裡的生活空間不大、隔音不好、與親戚同住或者是住宿舍,有時想要有親密接觸不是很方便,這是有休息服務的旅館就很重要。因此,一般適合做休息的旅館有兩種特色,一種是在車站旁邊、一種是在社區裡面且附近出租套房多的地方。
做休息的旅館跟其他四種旅館有一點最大的不同,就是其他人做的都是外地旅客,做休息的旅館客群反而以當地為主、甚至主要客群範圍不會超過半徑一公里,因為行銷的方式跟區域都會很不一樣,房間的定價策略也不同,三翻抵一宿,三次休息就跟住一個晚上價格一樣,因此休息次數是重點,晚上有人住都是多賺,且汽車旅館住宿的價格、可能都可以住附近的四、五星旅館,由此可知隨著需求做分類,可以有多大的不同了。
旅館是個重資本、高人力密集的事業,一般白領階級如果要投入,在瞭解了旅館的特性之後,可在生活機能很強的地點,用Airbnb或是民宿的方式來嘗試看看,管理強度跟繁複程度遠勝套房,但收益也是三到五倍左右,如果要做大,專業經理人與團隊是不可或缺的。
撰文者:
方圓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營運經理─黃隆昌



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