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潮即是錢潮?車流即是金流?
人潮多的商圈,要了解什麼時段人潮多,以及人潮停留的時間有多久,像是車站,看似人潮很多,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次進出車站,但其實除了少數三鐵共構的車站,大部分的車站人潮的停留時間都不到15分鐘,來去匆匆,也就買一些帶了就走的東西,比較能夠產生消費的是在下班時段的人潮。
車站在下班時段的人潮組成也以學生、外勞和老人居多,消費力相對有限,因此火車站週邊一般都是低價商圈,比較少高單價的商品或服務,但因為車站附近都是商業區,有些城市人口夠多的主要車站會有電影院或是百貨商場,相對的停留時間會更長,因爲消費動機豐富,大眾運輸系統的進步跟人潮的多寡有關,愈發達、轉運功能愈強,人潮就愈多。
車流大的地方,生意就好做嗎?其實還真的不一定,一般來說,馬路愈寬,就適合開愈大的店面,因爲大馬路車多、車流快,小店面不容易被看到、也不容易停靠;反之亦然,愈小的路、車速愈慢,就適合開小店。但馬路寬、車速快,在設計上很容易會設分隔島在中間,一但看到分隔島,就要明白馬路的兩邊是不同的商圈,因爲行人逛街的動線會被阻隔,有些地方會有明顯的上、下班車流。
一般來說,下班的人比較會有消費需求(約會、採買、聚餐)所以在下班車流一側的商圈,生意會比較好做,我們常稱之為陽面,但通常中間沒有分隔島、又夠大條的馬路,比較容易形成遊逛型的商圈,也比較有聚客的效果,因爲車也開不快,一般都會塞車,就一個道理:滾石不生苔,流速快、就不容易停留,自然也就不容易消費。
聽完以上的解釋後,你現在還會覺得「人潮就是錢潮」嗎?人潮不一定就是錢潮,主要還是看你想要開什麼類型的店舖,相同類型的店舖,開在學生多的地方和上班族多的地方對營收會有不同的影響。
所以我們在挑選評估適合的商圈或店面時,一定要去思考怎麼先引起人的注意、如何讓人慢下來,並且方便讓人停靠,能夠很流暢地進到店裡消費,所以搭配適合的商業模式也很重要,才能夠因地制宜。
撰文者:
方圓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營運經理─黃隆昌

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