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這座城市

 


         台中,是中部最大的城市,北鄰苗栗、南鄰彰化、南投,東隔中央山脈,西臨台灣海峽。全市面積2,215平方公里,設籍人口約282萬人,為台灣人口排名第二大城市,也是臺灣第二大都會區「台中彰化都會區」的核心都市,並常與彰化和南投縣合稱「中彰投地區」。

 

         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,依照手機電信的夜間常駐人口統計,台中市夜間停留人口是308.4萬人,為全國第二,比戶籍登記多了26.5萬人。身為中部五縣市的核心,資金與人口都往這裡集中也是很正常的,從數字上來看非常有潛力。

 

         然而,在台中投資、置產和開店,似乎又不像在台北容易,在街上看不到什麼人流,也沒有很明顯的動線。火車站、公車站、甚至捷運站的出口,除了房價、租金高以外,似乎也沒有什麼生意特別好的感覺,對這座城市不熟悉的人,往往會被這座城市所吞噬,出了高價租金在不適合它的地點開店。

 

         會有這樣的現象,主要是因爲台中的週邊都是農業或是工業的生產基地,中部是世界代工製造業的大本營,大多數人的工作地點與生活消費的地點是不同的,人的移動距離因為大部分都是開車,因此都是點對點,沿途都不太會有什麼消費,有也是做補給或是上廁所,因此中部的便利商店都很大間、還有附設停車場,只有進到台中市區(舊台中市的區域),比較會有服務業、商辦聚落與住宅區交會形成社區型的商圈。

 

大多數人的移動手段都是開車或騎車

         台中大約有將近60個商圈,只有台中火車站、勤美商圈、一中商圈、逢甲商圈是遊逛型商圈,其他基本上都是社區型商圈或其延伸,提供的都是社區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,高端的消費都在百貨商場、流行服飾配件則是轉移到網購,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,只有體驗性強的街邊店不停的開,各式的火鍋、燒肉、餐廳、理髮沙龍;吃裝潢、吃氣派、吃噱頭的在台中這座城市是基本配備。

 

         中部因爲是台商大本營,對於新的事物接受度很高、也很愛嘗鮮,因此對於各種食物都願意嘗試,但,這是「嘗鮮」,如果在味道上沒有做到對當地人的口味,所謂的異國料理原汁原味是不被接受的,且不太有機會做調整,因爲新的餐廳會不停地開,且都需要停車空間,畢竟大家都開車,餐廳又大、座位數又多,開餐廳的門檻與成本就會愈來愈高,一但名氣沒做起來,三年沒回本,再來大概就沒機會了。

 

原汁原味的異國料理在台中備受考驗

        因爲人才相對而言比餐廳少很多,爭相挖角、或是出去創業是很常見的,因此,可以說在台中做小餐飲是相對容易,因爲社區型的商圈多,消費有區域性,但如果做大型餐廳或是走精品路線,那就真的要好好地做調研,好吃只是基本,台中要的是更精彩的體驗。

 

撰文者:

方圓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營運經理─黃隆昌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危機入市搶當包租公 專家教怎麼挑好物件

單身女租屋該如何自保?她列11要點 網讚「這1物」超實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