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21的文章

WFH 在家上班超好用!5款必備 Google 擴充功能助你工作效率秒提升

圖片
文/記者林秀豪 因應疫情,許多公司開始實施分流或遠端辦公,身為每天與電腦為伍的上班族來說, Google Chrome 已經成為現在最多人慣用的網頁瀏覽器。但你知道,靈活搭配下載「 Google 擴充功能」,還能讓你在家工作更順利喔!《自由3C科技頻道》精選 5 款上班族必備 Google 擴充功能,活用小工具、工作效率秒提升!

宅在家花更多?三個「無痛理財」教你再存一桶金!

圖片
 文/許雅綿 「疫情衝擊公司獲利,這個月開始放無薪假,收入驟減一半」「居家上班已三個禮拜,伙食費、網購費及電費均暴增,該怎麼辦?」 新冠肺炎肆虐台灣,全台發布三級警戒,防疫工作讓大家生活亂了套,特別是在金錢規劃上,有人收入喊卡,有人支出暴增…...究竟疫情期間,該用什麼樣正確的財務態度面對危機?而防疫在家,又有什麼理財祕訣,可以穩穩存到錢?

久坐上班族更需要騎車

圖片
    2020年最大的影響莫過於新冠肺炎,但台灣因為優秀的防疫措施與策略使其沒有受到太大的疫情影響,因而讓今年台灣生產力一飛沖天;而打拼最認真、工時最長的青壯年上班族族群,一定要知道辦公室久坐對健康有何影響、如何改善,甚至是怎麼飲食,才能在努力加班拚經濟的同時也兼顧健康!

畢業生、小資族改造租屋免煩惱!8大神技讓小坪數套房美起來

圖片
  編輯 徐子晴|圖片提供 FUGE 馥閣設計、賀澤室內設計、CHI DESIGN 齊設計、富銘地板、Amazing Grace 攝影美學、KNOWS&GOODS 花磚貼紙、Phoebe Liu、Freshome 搬家後,不滿意老舊無設計感的套房?畢業季到來,不少畢業生即將成為職場新鮮人,同時也將加入租屋一族的行列。一人租屋預算有限,大多租到較為老舊的中古屋,坪數空間也較小,這時收納和美化技巧就十分重要。設計家Searchome整理8大佈置神技,教你如何用省錢、簡單的方式,打造心中的夢幻房間。

要如何創造商業不動產的價值—旅館篇

圖片
           在學會如何創造商業不動產的價值之前,要先了解什麼是商業不動產,所謂的商業不動產,就是因應商業模式所設計出來的不動產,不同的商業模式、就會有不同型式的建物設計,以旅館民宿來說,從客群的住宿動機來分類,可大致可分為休息、商務、散客、團客、渡假,對於地點、人員、設施配置與設備的要求也會不一樣,那我們要如何創造旅館民宿的價值呢?

小資族月收35K,有機會靠自己買房嗎?房地產專家試算給你看,一個月開銷要多少

圖片
  月收入高低不是問題,做好理財規劃也能買到房子。(示意圖/取自pixabay ) 很多人問我:「Ted,我的月收入不高,能買房嗎?」其實我認為月收入不高的上班族,甚至是小資族也有機會購屋,只是條件會更嚴格、要考慮的風險與劣勢會更多,以下是我給這些人的購屋建議及規劃。

擺脫月光族!小資族省錢三大招 讓你辛苦錢不再默默消失

圖片
  ▲小資族掌握理財三大招,讓每個月薪水不再無聲無息的消失。(示意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 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 踏入職場賺錢後,相信很多人都會發現,自己對於金錢的使用比起以前拿零用錢時更有感。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花、要花多少,但只要一個不注意,可能就會變成月光族。如果想擺脫這樣的情況,最重要第一步就是要檢視自己花錢的習慣,另外再幫大家整理出三大招,只要多加留心,每個月的薪水將不再眼睜睜離你而去,趕快看下去吧。

買房手頭緊 專家揭省錢裝潢3招

圖片
  ▲買房後若資金所剩有限,可從部分裝潢項目省錢。(圖/信義居家提供) 小資族等年輕族群買房後,大多用盡積蓄,因此裝潢部分會傾向能省則省,專家表示,裝潢預算依房屋屋況而有所差別,可不做天花板、不要變動隔間、不要用石材做電視牆,3個省錢裝潢可以省下不少花費。

上班族外租注意!這4種租屋格局絕對不要碰

圖片
  作者/黃采薇 Cheers雜誌第67期   2015-09-10   圖片來源:pexels 什麼樣的房子最好不要碰? 很難否認,有時居住品質的確是一分錢一分貨,租金和區位、坪數、屋況一定成正相關性,端看個人在其間要如何取捨。

省錢與健康如何兼顧?小資族、大學生必看6大心法

圖片
  省錢讓你聯想到什麼?早午吃一餐、晚上吃泡麵、還是睡一整天不吃飯?即便我們希望多存一些錢,但若沒有健康的身體,再多的財富也是沒有用的。以下6大健康又省錢的方法,給各位作為參考。

安居,不該再等於名下有房 台灣居住條件排名OECD第9的真相

圖片
台灣居住條件排名OECD國家第9,但仔細一看,高漲的房價並未計入,而較低的房租背後,是被視為「過渡」的劣等品質。然而,買房真的是幸福人生必備嗎? 古有名言:先有安居,才能樂業。看似所有人都在買房的年代,想住得安心,非買房不可嗎?參照歐洲國家經驗,我們對居住的想像應該更寬廣。在台灣,改變正在發生。(場地協力VVG Hideaway 好樣秘境)圖片來源:王建棟攝 公視影集《大債時代》裡的上班族周詠晴,因為想存錢買房子,平日在銀行上班,週末拚命跑外送,刮風下雨在所不辭;另個角色楊大器,雖是住豪華公寓卻拖欠租金被趕出門,索性偷住樣品屋,作個白日夢。

居家辦公撼動買屋準則 「這格局」從地雷變搶手貨

圖片
  好房網News記者唐主桂/綜合報導 疫情在台灣爆發即將屆滿一個月,除了學校停課外,不少上班族也已經居家辦公好一陣子,不斷的窩在家裡,也讓人對於「家」的需求有所改變。  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,好奇當在家辦公成為常態後,大家還會想在精華地段買房嗎? 還是找個人和人不必摩肩擦踵的地方呢? 

要如何創造商業不動產的價值—租賃住宅篇

圖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在學會如何創造商業不動產的價值之前,要先了解什麼是商業不動產,所謂的商業不動產,就是因應商業模式所設計出來的不動產,不同的商業模式、就會有不同型式的建物設計,以租賃住宅來說,大致可分為學生套房、單身套房、雙人套房、家庭住宅,隨著客群的不同,對於地點跟住宅配置與設備的要求也會不一樣,那我們要如何創造租賃住宅的價值呢?

近5年首購族增加最多是這個城市 原因是房價?收入?公共建設?

圖片
 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/台北報導  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,今(2020)年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04.69,較上季上漲0.52%,比去年同期增3.56%。六都部分,第一季台南市住宅價格指數為108.95,較上季成長0.99%,較去年同季漲5.59%,是成長最多的都市;此外,台南市近5年首購族增加7萬2千多戶,增長達12%,也是6都最高。學者指出,這些現象可看出建商在台南勇於投資開發,民眾也願意在能力範圍內購屋置產。 

小資族如何理財?9種儲蓄法+10款記帳APP一次看

圖片
  月薪3萬的小資族如何存錢?怎麼選擇適合你的理財方法?《天下》為你整理實用的理財懶人包。 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 整理   天下編輯部       天下Web only 2021-06-01 3623 瀏覽數 小資族、剛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想要開始 理財規劃 、存錢,該如何開始第一步?

新婚小資想「千萬買房」?專家傳授「跟著捷運走」找屋術,4熱區必看

圖片
  北北桃小資族捷運選房熱區 張瑞傑 台北居大不易,小資夫妻想在首都圈以千萬預算,買一間屋齡10年內的 捷運宅 ,從哪裡下手最有機會呢?專家推薦,淡海新市鎮、 北大特區 、桃園 青埔 及龜山A7運動大學等四大生活圈,最符合小資族「近捷運、屋齡新、大樓多、總價低」的購屋需求。

住家裡有多省?他直呼「花費嚇到」 網認同:很有感!

圖片
一名網友發文分享住家裡的好處,直呼「住家裡費用嚇到我」,貼文引起網友熱議。圖片來源/ingimage 疫 情 期間,許多公司都採取遠距、分流上班的機制,避免群聚染疫風險。近日一名網友分享因為疫情回家跟父母同住,意外發現住家裡好處多多,更直呼「住在家裡的花費嚇到我」,貼文引起網友熱烈討論。

危機入市搶當包租公 專家教怎麼挑好物件

圖片
  百貨商圈有穩定上班族群,區域出租房需求量大。(圖為捷運中山站南西商圈)。資料照片 疫情蔓延、衝擊諸多產業,如何靠置產創造被動收入,再次成為討論話題;尤其防疫三級警戒下,房市從熱絡變冷凍,而房稅新制將上路,更增加買方議價空間。專家指出,欲當包租公、包租婆,買方首要可瞄準四大商圈物件,並擬定租金投報底線,市場短空長多、選對物件、投報率絕不會令人失望。

職場》在家工作3成6上班族壓力大 暴躁焦慮上身

圖片
  在家辦公上班族最常出現壓力大,產生暴躁焦慮症狀。(圖/取自Unsplash) COVID-19疫情延燒,目前累計全台已有260人染疫病逝,行政院昨(7日)宣布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,全國各級學校也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,不少已經在家工作的上班族,同時又得處理孩子停課不停學,實在分身乏術。

信用卡怎麼選,回饋最高最省錢?理財YouTuber揭挑選必看4重點,小資族聰明存錢就靠它

圖片
明明消費金額是同樣的,為何別人得到的回饋比較多呢?原來問題出在信用卡的挑選上。(by jarmoluk@pixabay) 編按: 新生代理財投資YouTuber李勛 SHIN LI,從大學時期每月零用錢5,000起,就存下20 萬;出社會後,沒進公司上班、沒有固定收入,藉著理財技巧,卻能賺多存多,25 歲成功達標百萬存款。沒有富爸爸、也非財經背景出身的他,想把這樣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,透過投資理財讓人生有更多的選擇,且必須要身體力行才有機會達成。

要如何創造商業不動產的價值—店面篇

圖片
  在學會如何創造商業不動產的價值之前,要先了解什麼是商業不動產,所謂的商業不動產,就是因應商業模式所設計出來的不動產,不同的商業模式、就會有不同型式的建物設計,以店面來說,大致可分為零售、餐飲、健身房、事務所,隨著業種的不同,對於地點跟店面的要求也會不一樣,那我們要如何創造店面的價值呢?

懂得心理學也能省錢!年薪150萬上班族 用「點餐法」大減三成支出

圖片
  圖片來源:pixabay 我有一位讀者一年賺50,000 美元,在考慮了我的一些建議後,發現她30% 的稅後收入都用於訂閱付費。訂閱可以是任何東西,從Netflix 到手機費用,再到有線電視帳單。訂閱是企業最好的朋友,讓公司自動從客戶身上賺取可預測的收入。你上一次檢查每月的訂閱並取消訂閱是什麼時候?可能永遠不會。我提供你一個「點餐法」。

受不了「4點起床上班」!專家:一天通勤不要超過X小時。

圖片
  好房網News記者蘇瑜玟/綜合報導  租屋除了會增加每月固定支出,也少了許多陪伴家人的時間,但仍舊有不少民眾為了節省上班通勤時間,選擇在外租屋。有網友在PTT發文感嘆,現在的工作時常早上五點就得進公司,加上公司離住家較遠,即使路上沒車,單程也要花費約45分鐘才能抵達,「四點起床,睡不飽,每天都覺得好累」,好不容易下班能回家休息,卻常常塞車,要花1個多小時才能到家,因此考慮租屋。  原PO提到,「工作地點附近超偏僻,大概就是外送都不願意送的偏僻,下班想吃個什麼東西還是要繞去別的地方買」,而租在熱鬧一點的地方,除了租金變高,騎車的通勤時間還會多10到15分鐘,讓原PO相當兩難,「大家會選擇離工作近,還是熱鬧一點的地方呢?」  受不了「4點起床上班」!專家:一天通勤不要超過X小時。圖/摘自Pixabay 受不了「4點起床上班」!專家:一天通勤不要超過X小時。圖/摘自Pixabay 貼文曝光後,不少網友給出建議,「五點上班?那當然選近的」、「你都說睡不飽了」、「都租屋了就是要就近方便,去賣場民生用品一次買齊,租了還要20分鐘不太理想,不如不要租」、「當然是偏僻的,又近房租又便宜」。  品嘉建設創辦人兼主任技師胡偉良曾表示,8小時工作、8小時睡眠,剩下的8小時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夠與眾不同。而「住在哪裡」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剩下8小時可以怎樣利用。 胡偉良曾提到,居住地與公司之間的距離、上下班所耗費的通勤時間,很大程度影響了每天的生活品質和自修的機會,建議一天24小時,不要花超過2小時在通勤上面,這些時間上的差距通常就可以決定你的人生。  原文網址: 受不了「4點起床上班」! 專家:一天通勤不要超過X小時 | 好房網News https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103380284201.html

退休想搬回鄉下老家?網:除了醫療也要考慮「這機能」

圖片
  好房網News記者張庭甄/綜合報導  許多人退休都嚮往搬到郊區居住,享受清淨、鄰近大自然的環境,不過,對於年長者來說,良好的居住品質和生活機能也很重要。專家表示,選擇養老宅時,必須考量到醫療距離、陽光空氣水、市場採購便利及安靜住宅圈。  一名網友在網路論壇Mobile01表示,現今想買到滿意的房子,要付出的代價太高,考慮以後退休直接搬回台南鄉下老家住,雖然生活機能比不上市區,但不用多花一筆錢買房可以開心一點,而且鄉下的房子是雙拼獨棟,一樓有兩個房間不用爬樓梯,距離超商和大醫院也都不遠,開車不到10分鐘就能抵達。   專家表示,退休族到了高齡階段出於安全考量,較不適合自己開車。示意圖/取自PIXABAY 很多網友認為,退休後回鄉下養老很好,「鄉下養老非常好,絕對是個好主意。可以自已種種蔬果,新鮮又健康、安靜、空氣好,生活步調悠閒可以遠離很多文明病、消費相對低廉、買東西若不便,可以點點網路就送到家或便利超商、左右鄰居不會像城市一樣冷漠,還能感受到一些人情味」、「偏鄉買房是不錯的選擇,如果生活需求低,其實住在鄉下不錯。一個月可能一兩周上一次大賣場或市場」。  不過有網友指出,住鄉下除了要考量醫療資源,交通的便利性也很重要,「我岳父母住鄉下,都是80多歲了,岳父母從很多年前去診所醫院看病都要小孩接送,鄉下地方根本沒有公共交通工具,有也是一天才幾班的客運車。早些年,岳父還能騎機車去全聯採買,後來不行了,只好小孩買過去」、「很多70至80,開車反應慢,出車禍的一堆,原可安養天年的,老了還開車,千萬不要啊」、「70歲以後能不能開車還是個謎」。  房市專家Sway先前在節目中提到,退休族買房,必須要考量到醫療距離、陽光空氣水、市場採購便利及安靜住宅圈,隨著年紀增大,往返醫院的次數也較多,有沒有公園綠地運動休閒,也對銀髮族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。 至於交通機能的好壞,也是退休族需要評估的項目,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曾指出,退休族到了高齡階段出於安全考量,較不適合自己開車,捷運就變得很重要,加上捷運本身舒適又快速,比起公車更加友善,因此對於喜歡外出的長輩們來說,相當具有吸引力。 原文網址: 退休想搬回鄉下老家?網:除了醫療也要考慮「這機能」 | 好房網News https://news.housefun.com.tw/...

存錢很難?上班族省錢8招輕鬆儲蓄!

  即使自己是上班族,還是很關切其他上班族的生活。以我來說,其實差異不大,因為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,大學也在桃園,幾乎周周回家,實在沒有甚麼離鄉背井的感受。比起住家裡,獨自在外打拼更為辛苦,於是整理出以下方式,希望幫助大家, 從小細節默默省下更多錢!

我小資我驕傲! 小資女時尚必備的消費習慣指南

圖片
▲小資女只要掌握正確消費觀念,也是可以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尚生活。(圖/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) 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 辛苦了一個月終於又到了發薪水的時候,是不是好想去瘋狂採購或者來頓大餐好好犒賞自己一番!?還是你是屬於那種省吃儉用,但省到覺得心已經累了呢?其實謹慎理財加上開源節流的確是累積財富的不二法門,而且只要掌握正確消費習慣小資族也是可以很時尚的。為大家整理出三個日常消費小撇步,讓你省錢存錢之餘,也可以時尚漂亮生活。

換屋族看過來!改善生活品質,房產專家張金鶚如何挑房?

圖片
房產專家張金鶚。 編按: 居住是人生中無法逃避的一件大事,無論租屋或買屋,住房應該也是一般人生命中最大的一筆消費。然而,面對這樣的切身大事,你該如何做判斷?房地產專家張金鶚現身說法,為大家深入剖析房產世界的眉眉角角,引導大家找回和住房的友善關係,正確認識房產世界的運作法則與投資風險。 (本文摘自《住房自由的人生》一書,以下為摘文。)

北漂生存策略:一張小藍就能解決?租屋選這幾區最划算!

圖片
  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/綜合報導  許多社會新鮮人由於中南部工作機會較少,準備「北漂」至雙北地區,但剛出社會沒什麼收入,台北房價又高,想找到一間租金可以負擔、生活機能便利的住處,成為一大挑戰,因此北漂後的第一個落角處該如何挑選呢?  一名網友曾在PTT透露,親戚家的小孩順利在台北內湖區找到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,但在生活開銷上,光房租就要花掉薪水的一半,不禁思考是不是被房東騙,網友也持有不同看法。那到底該從何下手,北漂新鮮人才能挑到價錢合理的租處? 

Covid 19疫情下的城市變化

圖片
  整座城市就是一個有機體,他是有生命的、有生態的,隨著人的活動與商家的變化而產生改變, 2021 的五月中開始進入全台三級警戒,讓人的活動與作息都改變了,在家上班或分流上班,讓街上、路上白天的往來人車都大幅減少。

賺多不等於有錢!小資族用比例分配薪資,每月儲蓄不要低於30%

圖片
僅為情境圖。取自pexels 編按:如果你是理財新手,我會建議你優先使用631法則去做分配。簡單來說,631 法則就是:生活開銷60%,這包含所有消費,舉凡是生活中要花到的錢,都包含在這60%裡。(本文摘自《25歲存到100萬》,作者為李勛,以下為摘文。) 如果現在你有1元,你會存多少?

「生活品質」不是薪水增加,而是這三項…

圖片
撰文者:Joe Chang 大人學 2017.05.08 最近有個朋友在公司升了職,為了慶祝找了我出來吃了一次飯。飯局中聊著聊著,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。

小資族如何每月多10%存款?學會心理學家的三個小祕訣:對「未來的自己」好一點!

圖片
  Wendy de la Rosa是行為科學家,在杜克大學主持「Common Cents Lab」,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行為科學改善美國中低收入人口的財務健康。 Rosa博士和研究團隊在2017年做過實驗,把美國領取食物券(SNAP food benefits,美國政府發放給低收入戶換取食物的消費券)的人分成「按月發放」和「按週發放」兩組。雖然總額相同,按週領取組總有餘裕,按月領取組總是透支。

只靠二個省錢妙招 小資男35歲存到1,000萬

圖片
圖片來源/pixabay 之前有媒體報導一名小資族每天僅帶當天要用的錢出門、絕不多帶「帶出門的錢花光就算了……」,就這樣,在他28歲時,存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,從此後也不再是無殼蝸牛;接著,他更在33歲開始,每年存下100萬元,到了35歲時,他的總資產已高達上千萬元……。

一次解析兩個世代-30歲小資族和45歲上班族,到底是租屋好還是買房好?

圖片
  圖片來源:dreamstime 最近網路上出現了許多對於租屋與買屋優勝劣敗的討論,大體來說,目前租屋的優勢在於租金遠較房貸為低,要嘛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,要嘛就可以利用等同房貸的價格,住進到更精華區段的位置;另外租屋也擁有較大換屋的彈性,更可以讓租屋者應對如換工作等突如其來的需求改變。買屋的優點則在於提供擁有者一個穩定的環境,以及不會面臨老年時無屋可住的窘境。

建商看好疫情後房市 要吸引高收入單身及不婚族

圖片
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/綜合報導  國內防控新冠肺炎的成效不錯,讓民眾整體生活未受太大影響,不少建商業者也看好這次疫情後的房市,積極購地、推案;業者觀察,國內的首購族群與換屋族,各自偏好兩房、大三房與四房產品,形成一股主流,且頗重視公共設施機能。房市學者指出,現今單身與不婚族越來越多,這群購屋者的需求出現也牽動房市上的一些供給。